潮剧音乐的融合及变异——以对高腔的吸收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学民[1] 

机构地区:[1]广东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出  处:《中国音乐》2012年第4期95-102,共8页Chinese Music

基  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青年项目<潮剧音乐对潮汕民间音乐的吸收与应用>(立项编号:GD10YYS02)

摘  要:潮剧源于南戏,在明代就有"潮腔"、"潮调"称谓,并有《荔镜记》(《荔枝记》)、《苏六娘》、《金花女》等代表性剧目。潮剧在数百年发展过程中,吸收多种民间艺术形式,高腔是其中之一。通过吸收高腔的滚白滚唱,潮剧音乐曲牌结构发生变化,艺术表现力增强,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更加丰满,潮剧艺术得到提高。

关 键 词:潮剧音乐 潮腔 高腔 

分 类 号:J607[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