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秦春[1]
机构地区:[1]江苏教育学院阜宁分院,224000
出 处:《文艺评论》2012年第12期14-18,共5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文学教育的历史轨迹及价值反思"(编号:D/2009/01/020)
摘 要: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论为我们构筑了丰富多姿的理论视域,这其中既有对文体的探索,也有对文辞的追求;既有对创作主体的建构,也有对审美体验的追寻,但贯穿始终的则是对文学教育功能的孜孜以求,特别是在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文学理论中一直注重文学的教育功能,凸现文学的教化色彩,从而确证文学的实用取向,甚至有论者将儒家学说称为“教化的哲学”而与西方哲学加以区分。李景林认为:“儒学具有‘教化’的功能和作用,这使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不同于西方哲学”,“对于儒学这个‘教化’境域中的哲理系统,我们实无以名之,姑且强为之名日‘教化的哲学”’,以致孔子所创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表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