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身体与人的谱系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世雄[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

出  处:《戏曲艺术》2012年第4期6-19,共14页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戏剧人类学>(批准号01BB1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身体是戏剧人类学进行分析的绝佳题材。忽视身体的倾向在戏剧学领域,甚至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身上也曾经发生过影响。"体系"从形成到完善的过程就是从身心二元论"回归身体"的过程。梅耶荷德认为身体是最具表现力的舞台元素,因此创造了"有机造型术"对演员进行严格的训练。西方戏剧"人类学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身体的高度重视,在格洛托夫斯基、巴尔巴等人的理论与实践中都充分得到体现。西方戏剧划分角色类型,中国戏曲划分脚色行当,都体现了戏剧作为"人的自我实验"最基本的课题,这就是研究"人的谱系"。行当是戏曲演员学习与训练的平台,行当意识从人类学的意义来看,是一种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标准将人划分成许多类别,努力用演员的身体技术,分门别类地加以呈现的意识,实际上是对"人的谱系"及其与身体之间关系具有深刻认识并努力加以直观外化的意识。中国戏曲为了使演员掌握复杂的、高难度的身体技能,必须对演员进行严格的、长期的身体训练。分毫不差的摹仿对于学徒期的演员来说是完全必要的。反过来,对于以表现人物性格的对话为中心的西方写实话剧来说,反对摹仿别人的表演同样是合理的。戏剧是人的自我实验,而实验最基本的方法是对人进行分类。西方戏剧在很长时期内非常重视角色类型的分类。19世纪末崛起的现实主义戏剧不再划分类型,而中国戏曲继续了划分行当的方法,即首先掌握表现类型(行当)的技巧(身体语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揣摩和体现人物个性。西方现实主义戏剧通过个性(典型)去体现类型(共性),而戏曲则是先体现类型(行当)的共性,再进一步在行当技巧的平台上表现人物个性(典型性)。从个性到共性,或者从共性到个性,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都存在着根本的差异。演员身体是空间中的身体,任何�

关 键 词:身体 戏剧人类学 角色类型 脚色行当 表演 募仿 写实 写意 布景 

分 类 号:J81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