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艳丽[1] 崔士磊[2] 王哲[3] 朱谦[3] 孙定勇[3] 李宁[3] 李蓬[3]
机构地区:[1]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平顶山467000 [2]南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南阳473000 [3]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郑州450016
出 处:《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2年第6期457-459,共3页Hen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核实2007年后新报告采供血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真实感染途径,查清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方法采用面对面入户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确诊HIV阳性前高危行为暴露信息、有偿献血员大筛查参加情况,重新推断可能的感染途径。结果调查191例,核实后168例为有偿采供血途径感染,23例为非采供血途径感染。采供血途径感染者以农民、男性、40~50岁为主,有偿供血时间多在15 a以前,无吸毒和男男性行为史,HIV确诊前后婚外性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3。非采供血途径感染者自述隐瞒原因主要为有卖血史,自认为卖血感染、担心歧视。结论有既往有采供血史但大普查时外出是新报告采供血途径感染的主要原因,感染途径歧视和人群对不同感染途径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是造成新报告采供血途径艾滋病感染者隐瞒的主要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