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磊[1,2] 肖安成[1,2] 汪立群 毛黎光[1,2] 王亮[4] 董有浦[1,2] 徐波[1,2]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310027 [2]教育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杭州310027 [3]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研究院,敦煌736200 [4]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102206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第12期1863-1876,共14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012M51135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03-002和2011ZX05009-001)资助
摘 要:阿尔金断裂和阿尔金山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是青藏高原地质和地理意义上的北界,对研究高原的隆升和变形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阿尔金山的形成与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然而其成因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本文在对柴达木盆地西北缘三条新生代沉积剖面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相分析,对发育在阿尔金断裂中段南侧的三个近东西向隆起(自西向东分别为阿哈提、阿拉巴斯套和呼通诺尔)的形成时间进行了详细的厘定.各剖面的地层年龄均由磁性地层或孢粉化石结果来限定,并利用砾石统计结合古水流来判定其物源.研究表明这些呈雁列式展布的近东西向隆起早在约36Ma前就开始形成,并控制了其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的沉积.这些隆起标志着阿尔金山的早期隆升,是阿尔金断裂在其发育早期中下地壳韧性剪切的产物.阿尔金断裂在中新世及以后的左旋走滑错断并改造了这些早期隆起,最终形成了阿尔金山的现今菱形格局.
关 键 词:青藏高原北缘 阿尔金断裂 阿尔金山 东西向隆起 柴达木盆地
分 类 号:P542[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