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倪光夏[1] 石学敏[2] 王占奎[3] 王淑兰[1] 张新昌[1] 程莹莹[1]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150
出 处:《江苏中医药》2012年第12期73-75,共3页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科研项目(LJ200918);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与重点培育项目(08XJC04)
摘 要:目的:探讨针刺干预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干预手段,以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Western blot法观测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大脑皮层两种关键炎性细胞因子受体白细胞介素-1受体I(IL-1RI)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TNFR-I)的蛋白表达变化,并观察针刺对上述指标的调节作用规律。结果:模型组、醒脑开窍针刺组、非穴位针刺组在缺血各个时间段IL-1RI和TNF-RI的表达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而醒脑开窍针刺组较同时间段模型组则显著降低,且随时间的延长作用效果更明显。非穴位针刺组各时间段IL-1RI和TNF-RI蛋白的表达则明显高于同时间段醒脑开窍针刺组。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可以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异常升高的IL-1RI、TNFR-I的蛋白表达。抑制缺血再灌注后损伤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可能是"醒脑开窍"针刺法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关 键 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针刺疗法 炎性细胞因子 1L-1RI TNFR-I 实验研究
分 类 号:R245[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13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