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苏刚[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儿外科,北京100852
出 处:《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年第12期897-897,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Pediatrics
摘 要:由于先天性巨结肠是肠道肌间及黏膜下神经元缺乏及发育异常,肠壁的肌肉不收缩,不能把粪便挤出肠外,造成排便困难,因此治疗的首要目的是使患儿能够排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医生们采取了两种主要治疗手段:姑息性治疗和根治性治疗。形成了尽量少分离直肠前壁、切开肛门内括约肌的范围要适当、拖出肠管要有正常神经节细胞及术前要充分考虑术后可能出现的便秘及失禁问题等基本共识。总之,虽然巨结肠根治手术能够解决患者排便问题,但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人们能够通过使神经再生的方式让病变肠管恢复功能,才是巨结肠患者真正的福音。姑息性治疗:姑息性治疗是以其他治疗手段减轻症状或切除部分病灶、减少痛苦为目的手术。对于新生儿就出现症状的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由于他们处于生长发育期,临床表现和各种诊断结果变异性较大,因此多先采取通过开塞露纳肛或灌肠维持排便,如排便仍有困难,可以行姑息性(结)肠造口术维持排便,结肠造口术对患儿生长发育也无影响。以后视病情发展决定手术日期。关于是否在新生儿期进行根治性手术,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尚无定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