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文夫[1]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12年第12期42-44,共3页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现代化进程与当代工业题材小说的审美流变>(项目号:11YJC751108)的研究成果
摘 要: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工业进入文学家的创作视野始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时代,但它的面目是狰狞的,不是美,而是人性力量的对立面。同西方文学史的情况不同,工业题材小说审美合理性的确立及工业题材的产生却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独有的审美现象,并与20世纪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构想”密不可分。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引入中国,西方工业化带来的物质文明和繁荣景象,成为中华民族整体的现代化想象与期待,上升为国家道路选择的直接动因与根本动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