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祥全[1]
出 处:《搏击(武术科学)》2012年第12期1-6,13,共7页Wushu Science
基 金: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武术思想史研究";编号:12BTY042
摘 要:"南有精武会,北有武士会"。民国时期,天津的中华武士会与上海的精武体育会遥相呼应,是当时最为著名的两大民间武术组织。文章通过文献梳理、田野调查及专家访谈,认为诞生于1909年的军人会和1911年的中华武术会与中华武士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可看作是中华武士会的"前身"。中华武士会的创办是武术家、教育家、革命家多方合力的结果。尽管1912年6月5日、6月6日《大公报》在《中华武士会公启》、《中华武士会简章》中使用了"发起此会"、"创设此会"、"本会定名为中华武士会"的表述,但其"开成立会"的时间是1912年6月16日,而中华武士会"开正式成立会,兼行开学礼"的时间是1912年9月8日。中华武士会成立后,迅速发展。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中华武士会就取得了丰硕的成就。这一点在其于1912年10月28日在天津河北公园内举办的秋季大会就可见一斑。1918年,中华武士会不但对自己的立会宗旨进行了调整,而且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万国赛武会。至此,中华武士会达到了发展的鼎盛时期,但好景不长,中华武士会自1925年后开始走上下坡路,并最终随着中央国术馆的建立而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