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尹冶寰[1]
出 处:《商情》2013年第4期186-187,共2页
摘 要:当前,在全国各地法院认真贯彻执行“调解优先”政策,积极追求高调解率。大力推进调解工作的同时,审判实践中却呈现出另外一番司法情景,也即相当数量的调解案件进入到强制执行程序,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调而未解”现象,调解案件进入执行比例畸高违反了调解的本质,颠覆了调解相对于诉讼的比较优势,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强制调解容易引发案件的无限拖延。削弱了调解本应有的“案结事了”的功能,调解案件大量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有着很多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在在法院方面。实行调审分离并建立专业调解员制度,明确界定调解的适用范围,建立调解与执行相衔接的工作机制,树立以当事人为本的调解观念是从理念和技术上让调解真正的实现其本质功能的有效对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