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白刚[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
出 处:《人文杂志》2013年第1期10-15,共6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与阿伦特:政治哲学比较"(项目号:09CZX01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号:NCET-10-0432);吉林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2011JQA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和阿伦特都是现代性的强烈批评者。在马克思这里,现代性的本质是"资本统治",现代性的危机是失去个性和自由的"人的异化";而在阿伦特这里,现代性的本质是"技术控制",现代性的危机是失去公共政治自由空间的"世界异化"。对于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阿伦特走的是一条单纯"复归政治生活"之路,而马克思则走的是一条彻底"变革生产关系"之路。比较而言,马克思的道路更为究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