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未病思路探讨腹部推拿手法防治胃脘痛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飞飞[1] 刘歆颖[1] 刘士敬[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北京100039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12年第12期3184-3185,共2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摘  要:早在两千年前,中国传统医学的奠基巨作《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的理论。《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第二》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1]这里的治未病、治未乱就是未病先防的思想,这样的境界单凭一个普通医生做起来不容易,圣人除了享誉天下的高水平医生外,更应该是指国家的治理者在公共卫生、卫生防疫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关 键 词:治未病 腹部推拿 手法 胃脘痛 

分 类 号:R256.33[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