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艳艳[1]
机构地区:[1]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6期31-36,共6页Contemporary World and Socialism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报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项目编号:2011M500358);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共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项目编号:J11WA06);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中共早期传媒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项目编号:12-ZC-ZF-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899年恩格斯的名字首次传入中国。随之,恩格斯的著作开始在中国译介。从恩格斯的名字首次传入到大革命失败,是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时期。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经历了最初的零星介绍、由自发翻译介绍到自觉研究介绍以及"变为一种时髦的标志"三个阶段。随着恩格斯著作的译介和传播,其影响也不断扩大。认真考察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不仅对进一步做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亦可提供借鉴。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