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耿筱青[1]
机构地区:[1]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 处:《青海湖》2013年第1期83-87,共5页
摘 要:本年度《青海湖》杂志设置”青海作家论”栏目,是基于如下设想:文学批评本质上是对当下的文学现象进行公正和富有启发性的判断,是一种诗性与知性结合的颖悟,是对隐蔽文学世界的敞开,是批评者与写作者、阅读者精神的深层对话、沟通,然而,在日益物化和世故的语境中,文学批评领域滋生了一些不良的倾向,诸如友朋之间捧场、不同利益小团体之间的攻讦,盲人摸象式的学究性言说等等.批评丧失了其公信力和尖锐、坦诚的品质,设立本栏目.就是期望通过我们微薄的力量,提倡一种健康、纯正、有建设性的批评风气,此其一;青海本土文学创作近年来成绩斐然,而文学批评却相对滞后,既缺乏从浩瀚的文学创作实践中发现、提炼有真实价值的理论命题的能力,也缺少立足文学史背景给予具体的文学现象以恰切评价的深度,设立本栏目就是希望以作家作评论作为突破口,通过对作家整体、全面的评述,改变以往拘泥现象、视野偏狭、学理微弱的缺陷,提升青海本土文学批评的水准,此其二。故此,我们特辟”青海作家论”栏目,将在年内陆续推出研究青海本土作家的专题性批评文章。本期我们选编了两篇研究藏族女作家梅卓的评论,徐寅是一位在读的博士研究生,他的《雪域高原的女性书写》一文是正在写作的学位论文的一个章节,该文梳理了梅卓的创作历程,并对作家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全面探讨,其中有关民族文化唤醒了梅卓创作意识的分析颇具深度。耿筱青的文章同样关注藏文化传统与梅卓写作的关系,由于作者与所批评的对象同属一个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感同身受,使其文章的字里行间浸透着一种理解与关切的情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