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荀利波[1]
出 处:《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65-169,共5页Journal of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少数民族当代作家的文化身份与多民族文学史建构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CZW077);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地方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2C155);云南省"云南民族文化与文艺理论研究"创新团队资助
摘 要:文化是民族的根本属性,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化身份问题也在"文化热"的讨论中成为了无法回避的话题。作为多民族国家,从上个世纪初以降少数民族文学就伴随着中国文学的整体进程在不断前行,但在整个发展历程中,由于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少数民族文学在自身发展中历经了从少数民族文化的被启蒙、被解放到文化自觉,整体上呈现出从少数民族作家身份意识的萌发、文化身份的"遮蔽"再到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三大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对主流文化的认同,甚至在许多方面与主流文学之间达成高度的契合,时至今日已形成了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深层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