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民族化、个性化的戏剧表达——反思话剧《白鹿原》的创作得失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薇[1] 

机构地区:[1]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出  处:《艺术评论》2013年第1期40-43,共4页Arts Criticism

摘  要:自上世纪90年代发表以来,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一直拥有着极高的关注度。由于原小说的情节线索纷繁、人物众多且关系复杂以及时间跨度较大等原因,很多人都认为:长篇小说是《白鹿原》最好的艺术承载形式,任何试图将之改编为其它艺术形式的工作都必将极为艰难。然而,20年来围绕《白鹿原》所展开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改编,如秦腔、陶塑、连环画、话剧、舞剧、电影等,

关 键 词:《白鹿原》 创作得失 话剧 民族化 个性化 反思 戏剧 长篇小说 

分 类 号:J824[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