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晟[1] 章如意[1] 林玲[1] 张昕[1] 徐敬友[2] 周益军[1] 

机构地区:[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2]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第12期133-135,共3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2BAD19B05);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2)5004]

摘  要:对2008年至2009年采自江苏省大丰市植棉区的22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方面的研究。依据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形成微菌核的数量,将菌株分为3种培养类型,其中菌核型占86.4%,菌丝型占9.1%,中间型占4.5%。采用已报道的落叶型与非落叶型的特异性引物对上述菌株进行致病类型的检测发现,落叶型菌株占81.8%,非落叶型菌株仅占18.2%。苗期致病力测定表明大丰市植棉区的棉花黄萎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甚至在同一田块所分离的菌株也存在致病力的差异分化。

关 键 词:棉花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培养特性 致病力分化 致病类型 

分 类 号:S435.621.1[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