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510120 [2]美国威尔危重医学研究院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
出 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年第1期6-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摘 要:1960年美国的三位麻醉科医生Kouwenhoven,Knickerbocker和Jude报道了心搏骤停的手术患者经过胸外心脏按压后获救[1]。随后不久,在马里兰州医学协会的年会上,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被合二为一,作为最新的心肺复苏(CPR)方法介绍给大家。到1962年,直流电单相波除颤技术被报道成功用于室颤患者的抢救[2]。由此,现代心肺复苏得以确立,而随着心肺复苏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和发展完善,越来越多的生命得以被挽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