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秋光[1] 王振耀[2] 金锦萍[3] 严昌洪[4] 黄震[5] 任云兰[6] 朱英[4] 蔡勤禹[7] 陶水木[8] 虞和平[9] 王先明[10] 李允晨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中心 [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 [3]北京大学NGO法研究中心 [4]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 [5]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 [6]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7]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所 [8]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10]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11]BFL国际咨询公司
出 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5-20,共16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慈善通史"(11&ZD091)
摘 要:主持人语(周秋光,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慈善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但1949年建国后一度中断长达30年之久。从1981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至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创立,是中华慈善事业全面复兴的14年。而此后的20年基本上是官办慈善(公募基金会)占主导地位,民办慈善(私募基金会)也悄然兴起。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此后一年不断发生的重大灾害事故,使得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民慈善”现象。由于“全民慈善”现象处在转型探索期,一方面是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动慈善事业,甚至有的地区如宁夏海原打造“黄河善谷”,提出了“招商引善”的口号;另一方面是公募和非公募的各种基金会相继成立并按照各自的模式运行,难免会闯入一些与慈善初衷不和谐的因素,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如陈光标高调行善、“巴比”慈善晚宴、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落户深圳、郭关关事件、中华慈善总会发票门、卢美美事件、河南宋基金会事件以及各地的“慈善风暴”等等。这些现象的发生,使慈善一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亦备受人们的拷问——当代中国慈善究竟应当如何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