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100032 [2]内蒙古中医医院肾内科,呼和浩特010020
出 处:《中华内科杂志》2013年第2期170-171,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摘 要:患者男,53岁。因反复口腔、外阴溃疡30年,幻嗅、头晕、头痛3个月,加重伴左侧肢体无力5 d于2012年6月26日入我科。患者30年前因反复口腔溃疡、间断低热、外阴溃疡就诊于我院,诊断:白塞病,曾用泼尼松(35 mg/d)、秋水仙碱(具体剂量不详)、雷公藤(具体剂量不详)及中药(具体剂量不详)治疗,约3个月后因出现带状疱疹自行停用所有药物。2000年始间断腹痛、腹泻,当地医院肠镜检查提示结肠溃疡,诊断肠白塞病,口服泼尼松20 mg/d约1个月停药。此后口腔、咽部溃疡及腹痛、腹泻反复交替发作,每年1~3次,未规律诊治,后因咽部黏膜组织瘢痕化出现吞咽困难。2012年3月始无诱因出现幻嗅、头晕。自述闻到塑料烧焦的味道,继而后枕部一过性串电感,自觉身体向左侧倾斜,数分钟后幻嗅消失,几乎每天均有发作。伴步态不稳,行走变慢,否认视物旋转。后出现持续性全头胀痛,眶部为著,伴恶心,无呕吐。约1周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5℃。2012年6月3日外院体检: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头颅CT:右侧额颞占位,大面积水肿,中线移位,脑疝征象,予甘露醇(250 ml)、地塞米松(10 mg)及补液治疗,当晚体温恢复正常。考虑神经白塞病或脑肿瘤不除外,遂加用甲泼尼龙(20 mg/d)、沙利度胺(75 mg/d)治疗,患者无发热,其余症状未改善。6月22日患者头痛加重,伴恶心,左侧肢体无力,在我院急诊体检:颈略抵抗,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左侧巴氏征阳性。头颅CT:右颞叶见类圆形低密度病灶,直径约4.2 cm,周围见不规则水肿区;中线结构受压向左移位;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钙化。予甘露醇(250 ml,每8小时1次)治疗3 d,头痛缓解,幻嗅消失,左侧肢体无力状况未改善。为进一步诊治收入病房。近3个月,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