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伴发脑胶质瘤一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国华[1,2] 郑文洁[1] 刘金晶[1]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100032 [2]内蒙古中医医院肾内科,呼和浩特010020

出  处:《中华内科杂志》2013年第2期170-171,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摘  要:患者男,53岁。因反复口腔、外阴溃疡30年,幻嗅、头晕、头痛3个月,加重伴左侧肢体无力5 d于2012年6月26日入我科。患者30年前因反复口腔溃疡、间断低热、外阴溃疡就诊于我院,诊断:白塞病,曾用泼尼松(35 mg/d)、秋水仙碱(具体剂量不详)、雷公藤(具体剂量不详)及中药(具体剂量不详)治疗,约3个月后因出现带状疱疹自行停用所有药物。2000年始间断腹痛、腹泻,当地医院肠镜检查提示结肠溃疡,诊断肠白塞病,口服泼尼松20 mg/d约1个月停药。此后口腔、咽部溃疡及腹痛、腹泻反复交替发作,每年1~3次,未规律诊治,后因咽部黏膜组织瘢痕化出现吞咽困难。2012年3月始无诱因出现幻嗅、头晕。自述闻到塑料烧焦的味道,继而后枕部一过性串电感,自觉身体向左侧倾斜,数分钟后幻嗅消失,几乎每天均有发作。伴步态不稳,行走变慢,否认视物旋转。后出现持续性全头胀痛,眶部为著,伴恶心,无呕吐。约1周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5℃。2012年6月3日外院体检: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头颅CT:右侧额颞占位,大面积水肿,中线移位,脑疝征象,予甘露醇(250 ml)、地塞米松(10 mg)及补液治疗,当晚体温恢复正常。考虑神经白塞病或脑肿瘤不除外,遂加用甲泼尼龙(20 mg/d)、沙利度胺(75 mg/d)治疗,患者无发热,其余症状未改善。6月22日患者头痛加重,伴恶心,左侧肢体无力,在我院急诊体检:颈略抵抗,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左侧巴氏征阳性。头颅CT:右颞叶见类圆形低密度病灶,直径约4.2 cm,周围见不规则水肿区;中线结构受压向左移位;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钙化。予甘露醇(250 ml,每8小时1次)治疗3 d,头痛缓解,幻嗅消失,左侧肢体无力状况未改善。为进一步诊治收入病房。近3个月,患�

关 键 词:肠白塞病 脑胶质瘤 反复口腔溃疡 左侧肢体无力 外阴溃疡 下肢肌力 补液治疗 伴发 

分 类 号:R597.9[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