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岩体成大矿理论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照华[1] 代耕[2]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53

出  处:《西北地质》2012年第B12期17-20,共4页Northwestern Geology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220921;1212011121266);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0DFB23390)

摘  要:内生金属矿床具有强烈而广泛的围岩蚀变,而围岩蚀变的典型特征是含流体(主要为H2O9下同)矿物取代无流体矿物,这种观察结果的普遍性早就为矿床学家所认识。因此,近矿围岩蚀变及流体的成分和P-T条件成为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矿床学家也发现矿区经常产出有某种或几种火成岩,因而大多数学者认为内生金属成矿作用主要与岩浆活动有关。

关 键 词:小岩体 科学 围岩蚀变 金属成矿作用 P-T条件 矿床学 典型特征 岩浆活动 

分 类 号:P611[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