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1年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管辉[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南京210004

出  处:《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6期44-47,共4页Finance Teaching and Research

摘  要: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2000~2011年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能够解释通货膨胀的形成。无论是短期或长期,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适应性预期,但长期内它还受到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和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影响,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对于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因此,短期内治理通货膨胀应以降低对通货膨胀的适应性预期为主,长期内还应兼顾其他因素。

关 键 词:通货膨胀 向量自回归模型 货币供应量 经济增长率 汇率 输入性通货膨胀 

分 类 号:F224[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822.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