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与能力构建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意义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增振[1] 

机构地区:[1]天津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出  处:《电子世界》2013年第2期145-146,共2页Electronics World

摘  要:本文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以及交往活动入手,明确马克思赋予实践和交往两个概念的特有内涵,对高校辅导员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分析,尝试提出操作性较强的理论依据,从人的本质和马克思交往理论理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与能力,以此为基础寻找新的切入点,筹划、选择和塑造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与能力,希望能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对策建议。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马克思交往理论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 职业素质与能力 职业价值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