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放血法结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强[1] 谢洪武[2] 徐放明[3] 陈日新[2]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重庆400016 [2]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 [3]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第3期526-52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o.2008-2-65)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放血法结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研究要求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针药组各30例,其中对药物组仅单纯予以氟西汀药物治疗;针刺组则采用针刺放血双侧太冲穴结合氟西汀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2、4、6、8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来评定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总疗程前后观测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及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相对单纯药物组,针药组的显效率明显更优(P>0.05);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段CGI-SI均改善,但以第6、8周变化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第1、2、4周时CGI-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6、8周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总疗程后,各血清因子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针药组尤为显著(P<0.05)。结论针刺放血太冲穴结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确切,显效高,起效较快,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其治病的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而发挥抗抑郁的作用。

关 键 词:针刺放血法 氟西汀 抑郁症 血清细胞因子 

分 类 号:R246.6[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