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莲子心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枫[1] 苏伟[1] 龚少愚[1] 陆纪元[1] 周春刚[1] 陆曙[1] 

机构地区:[1]无锡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无锡214000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第4期772-77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BK2008117)

摘  要:目的探讨莲子心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抗动脉硬化作用。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例分为两组,其中西药组(厄贝沙坦150 mg/d)共32例,联合用药组(厄贝沙坦150 mg/d+莲子心2 g/d)32例,常规检测血压、心率、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及生化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测定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值,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3个月后及6个月后复测各个指标。结果西药组与入组时比较,治疗6月后的颈动脉IMT明显下降(均P<0.05),联合用药组:与入组时比较,治疗3个月的IMT、MMP-9,治疗6个月的颈动脉IMT、ba-PWV、IL-6、hs-CRP、MMP-9均明显下降(均P<0.05);与西药组同期比较治疗3个月后莲子心组颈动脉IMT、hs-CRP、MMP-9较西药组均显著下降,治疗6个月的颈动脉IMT、ba-PWV、IL-6、hs-CRP、MMP-9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加用莲子心干预治疗能够降低颈动脉IMT、ba-PWV等指标,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与其对炎症因子及MMP-9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有关。

关 键 词:高血压 动脉硬化 内膜中层厚度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莲子心 

分 类 号:R282.71[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