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聪[1]
机构地区:[1]沈阳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治学院
出 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1期41-46,共6页Marxism & Reality
基 金:2011年度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反讽概念研究"[项目编号:L11DZX018];辽宁省社科联2013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美学的当代价值与区域文化建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3LSLKTZIZX-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否定性是辩证法的核心本质,于苏格拉底的词语反诘法中初次得以充分显现。受费希特—谢林哲学影响,弗·施莱格尔与黑格尔对辩证法的否定本质进行了选择性的引入与形而上学层面的提升,从而形成了浪漫反讽与概念辩证法。但这两种具有相似理论旨趣的思维框架却体现为相异的逻辑结构:浪漫反讽主张否定之否定的无限性与终极目标的理想性,这决定了其螺线式的逻辑思维形状;概念辩证法则强调否定之否定的肯定性结局,设定理念回归的同一,这使其理论模式呈现为圆圈。概念辩证法的闭合性使其自身对辩证法的实质无法贯彻到底,而马克思对概念辩证法结构性的"改造",使实践辩证法在历史发展中成为辩证法较为完善的表征样式。马克思实践哲学规设人类历史运动的无限性以及共产主义的无终结,这是实践辩证法向反讽的形式性的若干趋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24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