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世龙[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2期150-160,共11页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 金:2012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SKGT201204)
摘 要:对于辛亥年(1911)四川保路运动中牵动全国舆论的赵尔丰,学术界的既有相关研究,历来忽视他曾经被保路报刊和保路话语誉称为"福星"、建构为"爱民"形象。赵尔丰确实曾经对四川绅民的保路诉求深表同情、支持而屡次为之向朝廷代奏。但他早在四川保路运动发生前,就已得有"赵屠户"诨号,且在官场语境中与其"能臣"形象相联系。辛亥年七月十五日(1911年9月7日)他因受清廷谕旨严厉逼压而制造成都血案,以其再当屠户之举,自毁"爱民"形象。其后赵尔丰一边镇压民众,一边通过白话告示等力图重建"爱民"形象,及至在拥有重兵的情形下同意四川独立;但最终仍因当过"屠户"的血账而被杀,其"爱民"形象的自我重建遂告彻底失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4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