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向槐[1,2] 罗红涛[1,2]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2]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广东佛山528000

出  处:《器官移植》2012年第2期112-115,120,共5页Organ Transplantation

基  金:广东省药学会肝炎用药研究基金(2011G15)

摘  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衰竭的病死率极高,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报道,美国急性肝衰竭成人患者的自然生存率约为45%,接受肝移植的比例仅占25%[1]。在我国,由于伦理、技术、经济等诸多原因,接受肝移植的患者比例更低。肝源紧缺、术后细胞因子失衡等问题限制了手术的开展。人工肝能清除肝衰竭患者体内的毒素,改善肝移植术前后细胞因子平衡,提高患者生存率,从而成为部分终末期肝病患者过渡到肝移植的桥梁。目前在乙肝肝衰竭发病机制的各种理论中,细胞因子的作用逐渐受到肯定和重视,新的细胞因子在乙肝肝衰竭中的潜在功能也在进一步研究中。鉴于细胞因子的变化与肝衰竭的进展或转归之间有着内在关联,从细胞因子的角度探索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机制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 键 词:人工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衰竭 肝移植 细胞因子 

分 类 号:R318.14[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R512.62[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