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鹏程[1]
机构地区:[1]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出 处:《现代中文学刊》2013年第1期116-119,共4页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基 金:陕西省教育厅项目"柳青早期佚作整理研究"(项目号:12JK0389)阶段性成果
摘 要:柳青作为"十七年"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其创作上承茅盾开创的"社会剖析"式的史诗叙事滥觞,确立了当代农村小说"史诗"叙事的范式,直接影响了浩然、李准等同时代的作家,下启路遥、陈忠实等人的创作,对当代长篇小说艺术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但柳青的艺术大厦奠定在怎样的础石之上,他延安时期经历了怎样的艺术蜕变,为什么在延安整风时受到怀疑?上述问题一直缺乏翔实的资料和有力的论据,成为早期柳青研究的一个盲点。笔者发现整理的这三篇小说佚作,较为清晰地显露了柳青这一时期艺术转向以及受到怀疑的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2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