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广东广州510370
出 处:《新中医》2013年第3期180-182,共3页New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中医学将糖尿病归属于消渴范畴,长期以来认为消渴早期的基本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进一步发展则为气阴两虚;病变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俱虚,痰浊瘀毒互阻。总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脏腑之中以肾为根本。历代医家多从三消分治或阴虚燥热立论,近代很多医家在临证过程中,发现阴虚燥热的病机已经不能完全概括消渴的病机特点。因此,突破了既往论治消渴的框框,有从肝、或脾、或肾、或痰湿、或瘀血等论治消渴而获效。笔者师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彭万年教授多年,见证了彭教授调补脾肾论治消渴获得良效。后在多年临证中效法,运用调补脾肾法治疗消渴亦收到满意的效果,现阐述如下。
关 键 词:消渴 变证 脾虚 肾阴亏虚 脾肾失调 瘀血 调补脾肾 治法
分 类 号:R255.4[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