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振红[1,2] 罗专溪[2] 魏群山[2] 赖兰芳[1] 王银有
机构地区:[1]漳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漳州363000 [2]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21 [3]厦门亚德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厦门361000
出 处:《给水排水》2013年第3期125-128,共4页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基 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技项目(JA12214);漳州师范学院科学研究资助项目(SJ1007);厦门市科技局项目(3502Z20101010)
摘 要:选用常规的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技术,以叶绿素a(Chla)、浊度、CODMn、总磷(TP)和氨氮为指标,探讨了硫酸铝和硫酸铁对九龙江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对该水体铁盐的混凝效果比铝盐要好,高锰酸钾的预氧化作用在节约混凝剂投加量的同时可提升对Chla、浊度、CODMn、TP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且以0.5mg/L的投加量为佳,预氧化作用对水中TP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表现突出(去除率分别提升12倍和1.8倍),对浊度和Chla的去除由于硫酸铝和硫酸铁本身的去除率已较高(90%以上),预氧化作用表现不明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