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范庆超[1]
机构地区:[1]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13年第1期123-128,共6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文艺价值观问题研究"(项目号:12AZW002)阶段性成果;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战时期东北满族作家研究"(项目号:2012B288)成果之一
摘 要:抗战时期的东北文学因其发生的特殊时空背景、政治环境、地域民族文化场域而具备了超前性与滞后性、压抑性与自由性、地域性与民族性的基本特质。这些特性反映出抗战时期东北文学的辩证运动与复合式发展。探究这些特性,将有助于确认抗战时期东北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与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