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小康[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13年第2期49-56,共8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传统的文学研究观念主要是基于历史主义的线性文学史观,形成统一的发展逻辑的同时却忽略或曲解了文学活动的非线性,即空间性。从文学发展史来看,从"文学的自觉时代"开始,文学通过士大夫的聚会、雅集而交流、评价、传播和影响社会,空间形态便凸显了出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文学的空间特征也更加突出和复杂化。中古时期兴盛起来的商业城市中发展出与正统空间并存又相互挤压的市井文化空间,影响到这个时期文学的复杂性。到了当代,各种文化空间的并置、混生和挤压,对文学的存在和发展形态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借鉴列斐伏尔的三个空间和福柯的异形地志学理论,可以揭示文学发展中的空间关系及其意义,即从作为文学活动生态环境的现实空间出发,进行文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调查和"文学地志学"研究,以构成新的不同于历史主义的文学空间研究方法和视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17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