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后殖民主义与全球化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蔡仲[1] 田静[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出  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29-35,共7页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本体论’研究"(项目编号:12BZX02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科学论中的‘生成论’研究"(项目编号:10YJA7200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巴萨拉与派因森把西欧科学的传播描述为一种"文化帝国主义"。20世纪90年代后,在激进的后殖民主义的影响下,某些国家与地区出现了驱逐"科学"的后殖民运动。这些做法过于强调地方性维度,忽视了全球性维度,会造成不同知识之间的种族隔阂,陷入"地方性知识"海洋,走向文化相对主义。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后殖民技科学"倡导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到全球化的对话中,即使这种对话是不平等的,因为只有在这种对话中,我们才能实现现代化,才能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出自己本土的声音,实现地方性知识与西方科学的相互共塑。

关 键 词: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 地方性与全球性之间辩证法 后殖民技科学 全球化 

分 类 号:N02[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