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出 处:《开放时代》2013年第2期121-136,共16页Open Times
基 金: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变迁视角下当代中国农地制度发展与改革研究"(11ASH002);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社会变迁视角下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09YJA840007);2010~2011年度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演变与发展研究"(2011WB00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既有关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急速推进的基层原因研究中,一般多强调干部对群众的强制或农民的平均主义诉求,却忽略了干部和群众作为生活在现实生活结构中的理性行动者对自己切身利益的关注。因此,无论"强制论"还是"平均主义诉求"论,都不能解释当集体化对干群利益造成了越来越大的损害时,为何人们还会拥护集体化。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大冶县矿山公社整风档案的发掘,发现对于急速推进的集体化,其实无论在干部还是群众中,都存在着一股强烈的质疑甚至是否定情绪,只是因为1957~1958年以社会主义教育为名在农村展开的整风运动对这些情绪的压制和对表达意见者的惩罚,才让人们只能选择主动或被动地跟从形势。本文认为,整风以其对干群思想的规训和强力塑造,成为集体化加速,并最终导致人民公社产生的强大助推器,成为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基层动力机制形成的关键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