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倩[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出 处:《学海》2013年第1期64-72,共9页Academia Bimestris
基 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气候变化下中国北方草原牧区的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项目号:YZDA2010-19)的阶段性成果;福特基金项目"Case-based Research on Climate Disaster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under Climate Change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in Inner Mongolia"的联合资助
摘 要:通过反思私有化或国有化这些简单化的方法管理自然资源的失败经验,基于社区的自然资源管理越来越成为发展实践者和学界认可的自然资源管理的核心策略之一。但在实践中,通过外界推动建立基于社区的自然资源管理多以行政单位定义社区,而忽视了社区与自然资源利用在不同尺度上的契合,导致其实际执行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本文基于对内蒙古荒漠草原一个嘎查的实地调研,分析该嘎查建立基于社区的草原管理的社会经济条件,针对奥斯特罗姆提出的公共池塘资源的多层次分析,本文提出由于自然资源在不同尺度上有不同的时空异质性,基于社区的草原管理在操作选择过程中也需要分层次制定占用、提供、监督和实施的规则,通过建立一个基于社区的草原管理等级框架,保证草原管理与当地气候条件和畜牧业需求相契合,从而实现可持续的草原利用与保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