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智明[1]
出 处:《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6期149-151,共3页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摘 要:所谓的内皮源性心血管活性物质是指由心血管内皮细胞所分泌的一些对心肌收缩力、血脉张力及心率等存在显著影响的物质,其中包括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前列环素(PGI2)、腺苷等。一般来说,这些物质分别在某一个部分发挥作用,由此可知心脏所分泌的心血管活性物质对心血管疾病有着重要影响,就目前的研究数据及资料显示,心血管活性物质能在很大程度上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本文对内皮源性心血管活性物质与心血管疾病间存在的密切联系进行简单分析综述,希望能给予相关工作一些借鉴。
关 键 词:心血管疾病 内皮源性心血管活性物质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分 类 号:R5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