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喜马拉雅中部地区的各种竹类的生物量产量和碳汇潜力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Anjuli Agarwal J P Purwar 

机构地区:[1]印度北阿肯德邦GBPUA&T农业研究站

出  处:《世界竹藤通讯》2012年第4期46-46,共1页World Bamboo and Rattan

摘  要:本文对印度喜马拉雅中部地区的5种竹类的碳汇潜力进行了评估,这5种竹分别为:牡竹(又称印度实竹)(Dendrocalamusstrictus)龙头竹(Bambusavulgaris),孝顺竹(B.multiplex),印度筋竹(B.bambos)和紫竹(Phyllostachysnigra),并利用了一个线性回归模型评估了这5种竹类的地上生物量。在这个线性回归模型中,采用了3个独立变量:秆高、秆1m和1.5m处的周长。在鲜重和干重的基础上对地上生物量进行了估算,5个竹种中,基于鲜重基础的生物量最高的为牡竹(Dendrocalamusstrictus),为106.49t/hm2,但基于干重,紫竹(Phyllostachysnigra)生物量最高,为89.76t/hm2。基于单株茎秆,印度筋竹(B.bambos)的生物量最高,但其植株密度在喜马拉雅中部地区较低。本研究认为,5种竹类中紫竹(Pnigra)的碳汇潜力最大(44.88t/hm2)。

关 键 词:牡竹 竹类 紫竹 生物量 碳汇 

分 类 号:S812[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