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阳清[1]
出 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15-118,共4页Journal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宗教造神运动与先唐叙事文学的嬗变"(项目编号:09YJC751077)阶段性研究成果;2011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八代叙事习尚研究"(项目编号:QN201124)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基于对原始思维的文化吸收,战国以来儒士们积极参与的宗教造神运动,不仅共同催生了《山海经》,抑且提升了这部典籍的摹本效应,乃至有《神异经》的叙事模仿和相关"嘲讽之辞"的应运而生。就叙事意义而言,《神异经》"嘲讽之辞"借助了广征博物的时代习尚,通过伪托性质的异人抑或禽兽比附道德品质,藉此传达出深受方术影响的儒者对世风和人情的隐性观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