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山东医药》2013年第7期70-72,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恢复期肺容量与肺流量相对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3月入院的AECOPD患者80例,其中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30%pred(极重度组)、30%~50%pred(重度组)各40例。分别于入院3 d内(急性期)及病程第25~30天(恢复期)测量用力肺活量(FVC)、FEV1,计算FVC/FEV1及其急性期、恢复期差值比值(△FVC/△FEV1)。结果两组恢复期FVC/FEV1均较急性期显著改善(其中FVC改善较FEV1显著),P<0.05;重度组FEV1改善率显著大于极重度组,FVC改善率显著低于极重度组,△FVC/△FEV1显著小于极重度组(P均<0.05)。结论在AECOPD恢复期,患者肺容量改变大于肺流量,肺流量变化依赖于肺容量改善情况,而肺容量改善主要与小气道限闭、小气道功能改善有关(尤其在肺功能更差者);FVC既能反应肺容量变化,又能间接反映小气道功能,建议作为评价COPD病情变化的肺功能指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20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