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厚报时代”的“薄报精英”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树旺[1] 田朝晖[2]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新华每日电讯副刊部

出  处:《新闻战线》2013年第3期55-56,共2页The Press

摘  要:在"报业寒冬论"、"报业消亡论"甚嚣尘上的大背景下,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以下简称电讯)逆势飞扬。发行量从1993年创办之初的七八万份,到2008年的16万份,整整用了15年,此后,电讯发展进入快车道,一年一个新台阶,2009年36万份,2010年60多万份,2011年105万份①,2012年120万份,2013年超过150万份。电讯创办之初负有解决新华社通稿落地的职能,曾被戏称为"卡拉OK"、"自娱自乐",发行极其困难。2000年,新华社举全社之力办新华网,新华社通讯稿全部上了新华网,电讯的通稿展示功能几乎被全部取代,

关 键 词:厚报时代 精英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新华社 卡拉OK 展示功能 

分 类 号:G212[文化科学—新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