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单位的国资监管:依据、模式及其重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建彪[1] 詹丽香[1] 施伟南[1] 

机构地区:[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出  处:《中国农业会计》2013年第2期41-44,共4页Chinese Agricultural Accounting

摘  要:十一五以来,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投入逐年增加,农业科研单位(以下简称农科单位)硬件设施不断改善,资产规模迅速膨胀。但当前农科单位的国资监管情况不尽人意:产权不清、体制不顺、效率低下、效果不明,个别农科单位存在“监管意识淡薄、运作事企不分”等问题。本文立足农科单位的特点,提出“在不同类别国资的监管目标的指引下采用不同监管思路与监管手段才有可能取得监管绩效”的观点,并重构了农科单位“一体两翼、集分结合”的非经营性国资监管模式与“抓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经营性国资监管模式。

关 键 词:农业科研单位 国资监管 农科单位 农业科研投入 监管模式 非经营性 国家财政 硬件设施 

分 类 号:F123.7[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G322.24[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