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蕾 王家生[1,2] 吴能友[3,4] 邬黛黛[3,4] 王舟[2] 朱小畏[4,5] 胡军[2] 陈洪仁[2] 林杞[2]
机构地区:[1]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510640 [4]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广州510640 [5]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第3期351-359,共9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9CB219506;2011CB8088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172102;41003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联合基金(编号:U0933004);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成矿理论及分布预测研究子课题(编号:GZH201100305-06-03)资助
摘 要: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浅表层沉积物柱状样Site4B中发育异常分布的自生黄铁矿,根据沉积物岩性、结构构造、黄铁矿的硫稳定同位素和TOC含量,发现岩芯柱样约1m深度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界面,自生黄铁矿仅分布在1m以下的沉积物中,主要为棒状和有孔虫填充状,且存在3个异常富集层.黄铁矿含量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值δ34S介于-41.69‰~-49.16‰CDT,是硫酸盐还原作用和硫歧化作用的共同产物.研究认为Site4B站位地处南海北部泥火山发育的有利区域构造背景,泥火山作用所带来的深部甲烷等烃类气体影响了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作用的强度和自生黄铁矿形成的数量.深部甲烷等气体含量随泥火山活动的间歇式变化可能导致了岩芯沉积物中自生黄铁矿数量的不均匀分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