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芦笛
出 处:《食用菌》2013年第2期65-68,共4页Edible Fungi
摘 要:作为科学知识发展的最基本载体,语言文字的词义或字义是否被正确解释或理解关涉尤大。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发生的关于mycology一词汉译名的争论,即体现了科学词汇在不同语言文字之间准确地对应转换的难度。这时词源学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其价值就尤显重要了。在真菌学领域里,英文词fungus、mushroom、toadstool和mycology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相对使用较为频繁,涵义也较广,因此对其词源学的探讨实际上有助于揭示真菌学这门学科的一些原始特征。通过研究发现,fungus、mushroom和toadstool最初皆指大型伞菌,包括可食用的和有毒的;其中toadstool一词的涵义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收缩并固定为有毒的伞菌;mycology一词则是由英国真菌学家伯克莱(Miles Joseph Berkeley)创造于1836年的新词,专指研究真菌的学问,且不久之后即取代另一个相似的新造词mycetology,成为表示真菌学的专有名词。关于mycology一词的创造和使用的例子,可以为国内对于该词汉译名的争论提供借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