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天江[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1
出 处:《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2期152-160,共9页Law and Social Development
摘 要:凯尔森在科学的法庭上指控,自然法学说视自然的为公正的,试图从自然事实推导出正义原则,而阿奎那把自然法理解为实践理性原则,未犯"自然主义谬误";指控它要求一位全能全善的立法者,必然预设宗教前提,而阿奎那把宗教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善,并未强加信仰的前提;指控自然法与实在法二元论必然导致实在法极为多余,而阿奎那不仅解释了这种二元论的理由,而且还分析了实在法源于自然法的两种方式;指控自然法学说本质上是保守的意识形态,必然带来不存在或仅仅存在有限抵抗权的教条,而阿奎那指出了反抗暴政和诛杀暴君的可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