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刻明修本”《十三经注疏》修补汇印地点考辨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程苏东[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  处:《文献》2013年第2期22-36,共15页The Documentation

基  金:"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0)项目成果

摘  要: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正德本《十三经注疏》的刊刻、补修时间基本达成了共识:此本初刻于元代泰定帝前后,系福建坊刻本,包括《周易》、《尚书》、《毛诗》、《春秋》三传、《周礼》、《礼记》、《论语》、《孟子》十种,均为十行本,经文、注疏合刊,间有附释音者,至《孝经》有无尚不详。元明之际,板归福州府学,人明后书板移人南京国子监,至正德年间,始以这些板片为基础进行修补,新刊了《孝经注疏》,又用元刊九行本《尔雅注疏》、杨复《仪礼图》、《仪礼旁通图》配以《仪礼》白文凑成所谓的“十三经注疏”,汇印刊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部》著录此书为“元刻明修本”①,而此本今存于世者,尚有北京市文物局藏、国家博物馆藏、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藏、日本静嘉堂文库藏陆心源旧藏四种。应该说,与清季相较,学术界对于正德本《十三经注疏》的认识已有很大推进。

关 键 词:《十三经注疏》 修补 军事科学院 考辨 地点 《孝经注疏》 《仪礼》 古籍善本书目 

分 类 号:K247[历史地理—历史学] G256[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