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招拍挂”制度变迁效应及改进方向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石[1] 董经纬[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长春130012

出  处:《理论探讨》2013年第2期167-169,共3页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课题"中央企业深化改革研究"(11jjD790040)阶段性成果;"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资助项目

摘  要:经营性土地采用招标、拍卖、挂牌制度进行使用权转让,是中国土地制度的一项重要变革。它不仅使土地资源价值显化,利用效率提高,而且确保土地增值收益归国家所有。但这其中也存在着土地过分炒作与投机,未尽其利,为房地产商暴富提供了条件,影响社会公平与和谐等负面效应。因此,必须加强对土地市场监管,打击土地炒作与投机行为,增进国家对地价形成的影响,促使土地价值显化。这也是对中国土地"招、拍、挂"制度进一步改进的内容与方向。

关 键 词:土地 制度 效应 变革 

分 类 号:F301.1[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