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学论争:路向、焦点及动因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恒[1]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出  处:《求索》2013年第1期150-152,共3页Seeker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751104)

摘  要:自文学自觉时代起,中国诗学论争便开始出现,并延续至今。虽时代、论争者阶层、知识背景等均不相同,但论争似乎基本总在对立的两派之间发生,两派各自有着超越时空的基本相同的立场、追求、文学品位等。符号学视野中的汉字对这一现象起着关键作用。汉字既可作指向所指的能指,又可作自我衍生的能指,而二者不同的偏向可将中国诗学论争概括为"能指派"和"所指派",两派论争的焦点也集中体现在诗歌语言的"难懂"与"易懂"上,其背后深层动因正是汉字的"言"方式编码和"文"方式编码的差异。

关 键 词:中国诗学 论争 编码 语言 文字 

分 类 号:I207.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