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建华[1] 李占伟[2] 黄海[2] 杨冬花 于瑞萍[1] 喻日成[1] 范元硕[1] 刘波[1]
机构地区:[1]贵州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贵阳550002 [2]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贵阳550004 [3]贵州省人民医院干医科,贵阳550002
出 处:《广东医学》2013年第3期349-351,共3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基金(编号:黔省专合字(2007)60号);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黔科合SY[2008]3051号);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编号:[2009]筑科农合同字第3-003号)
摘 要: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配体激动剂吡格列酮调节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脾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 (1)取12周龄未发病NOD鼠脾细胞培养,分别为加培养液、吡格列酮、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激动剂豆蔻酰佛波脂乙酯(PMA)、NFAT抑制剂11R-VIVIT培养的对照组、吡格列酮组、PMA组和11R-VIVIT组。(2)ELASA法检测上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及脾细胞核因子PPARγ、NFATc1活性水平。结果 (1)在培养的脾细胞中,吡格列酮组和11-RVIVIT组与对照组比,PPARγ活性增加(0.08±0.01、0.06±0.02 vs 0.02±0.01,P=0.000和P=0.001)、NFATc1活性下降(0.18±0.01、0.18±0.02 vs 0.23±0.03,P=0.029和P=0.012)。(2)培养的脾细胞上清液中,IFN-γ水平(pg/mL)在吡格列酮组和11R-VIVIT组比对照组降低(500.70±66.45、337.92±20.57 vs 692.20±44.98,P=0.006和P=0.000),PMA组IL-4水平(pg/mL)比对照组低(134.31±56.12 vs 214.63±49.16,P=0.006)。(3)与对照组比,IL-4/IFN-γ值在吡格列酮组和11R-VIVIT组增高(0.49±0.08、0.66±0.09 vs 0.31±0.08,均P=0.000),在PMA组降低(0.19±0.10 vs 0.31±0.08,P=0.036)。(4)PPARγ活性与NFATc1活性和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598、r=-0.610,P=0.005和P=0.004),与IL-4/IFN-γ值呈正相关(r=0.588,P=0.006)。结论吡格列酮能活化NOD鼠脾细胞PPARγ,降低NFATc1活性、下调上清液IFN-γ,使Th细胞向Th1方向分化减少,上调IL-4/IFN-γ值,免疫平衡向Th2偏移。
关 键 词:糖尿病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 活化T细胞核因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1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