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防散抗炎抗过敏作用有效部位初步筛选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于柳[1] 王哲[1] 熊瑞[1] 龚锡平[1] 苟玲[1] 汤奇[1] 沈成英[1] 曾南[1]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四川成都611137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第2期271-273,共3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973923);人社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人社部人社厅函[2010]411;412号);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本科学生科技发展基金项目

摘  要:目的观察荆防散水煎液、挥发油及不同溶剂提取药物的抗炎、抗过敏作用,筛选其抗炎、抗过敏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两种急性炎症模型筛选荆防散抗炎作用有效部位;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发的小鼠IV型超敏反应模型,测定药物对DNCB攻击后耳廓肿胀和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筛选荆防散抗过敏作用的有效部位。结果荆防散挥发油(45.19μl/kg)、含油水煎液(6.67 g/kg)、醋酸乙酯部位(6.67 g/kg)和正丁醇部位(6.67 g/kg)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同样剂量的荆防散挥发油、含油水煎液和醋酸乙酯部位对DNCB诱发的小鼠耳肿胀和血管通透性增高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余药物组作用不明显。结论荆防散挥发油、含油水煎液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其醋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可能是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是抗过敏作用的有效部位。

关 键 词:荆防散 抗炎 抗过敏 有效部位 

分 类 号:R284.2[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